介观化学论坛(第十三期)

发布时间:2014-07-10浏览次数:2457

题   目:锂离子电池:材料、界面与原位技术研究
报告人:杨  勇  教授
时   间: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15:30
地   点:化学楼三楼报告厅

摘要:
      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化系统(如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因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及其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新能源领域倍受关注。 例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占据领导地位,同时在(混合)电动汽车、风光电储能领域亦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 然而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可靠性及其安全性等性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升。要改善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则必须创新锂离子电极材料体系、提升电极材料的性能,并且借助先进的实验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反应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进而深刻了解影响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各种因素。本讲座首先介绍锂离子电池的近期研究概况及其应用动态,并且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从材料、界面及其原位表征技术三个方面,对我们所开展的锂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或转化型的正极材料,双功能电解液添加剂及其依托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所开展的锂离子电池电极过程电化学原位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包括原位X-光衍射技术:In-situ XRD, 原位x-射线吸收谱(XAS)技术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锂离子电池固体核磁共振谱(ss NMR)技术研究的近期工作等进行介绍。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