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1946伟德官网化员工物学学科党支部联合化生博士生党支部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1

历史不应被遗忘,记忆更不应被尘封。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增强党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bv1946伟德官网化员工物学学科党支部联合两个化生博士生党支部于326日组织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党员同志们怀着沉重肃穆的心情走入纪念馆,外墙灰色的基调和静默的雕塑无声地讲述着87年前那场浩劫的惨烈。展厅内,一张张沉重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文物、一段段真实的影像资料,全面展示了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展览通过详实的史料、历史证人证言以及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深刻揭示了这场人类浩劫的惨烈与残酷。党员们驻足凝视,沉痛缅怀30万遇难同胞,切身感受着民族苦难。

怀着对历史的深刻敬畏与对和平的执着追求,党员们在“和平女神”雕像前庄重合影。这一瞬间不仅定格了对历史的铭记,更承载着对和平的承诺与守护,激励着党员同志们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平精神,让和平的光辉照耀未来。  

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铭记苦难,并不是要深化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以史为鉴,方能砥砺前行,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参观活动结束后,党员同志们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最初走进纪念馆时,纪念馆肃穆的氛围和人民曾遭遇的苦难相映,令人心情沉重。走出纪念馆后,总书记的一句话赫然在目:“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正如走出纪念馆后的广场被冠名“和平”一样,我明白了,公祭不是延续仇恨的锁链,而是铸就和平的警钟。

——何伯强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和平的珍贵。纪念馆内的每张图片、每段文字,都在警醒我们勿忘过去,珍惜当下。作为党员,更要牢记初心,肩负使命,维护和平与正义,让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陈亚伟

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那段惨痛岁月的沉重。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应将这段历史永远牢记,警惕战争的悲剧重演。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真正维护和平。

——杨晶

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馆内,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幸存者的照片、泛黄的史料和冰冷的证物,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裂痕上。当30万遇难者的名字如星河般铺满纪念墙时,那些曾被侵略者抹去的生命,终于以尊严的姿态重现在世人眼前。这段历史教会我的,不仅是铭记苦难的勇气,更是对字分量的重新认知。唯有时刻警惕黑暗的回声,才能让和平的白鸽永远挣脱枪膛的阴影。

——周垚

这次党支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悲痛的幸存者证词,我深刻感受到日军当年在中国人民身上犯下的暴行是多么的惨无人道。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也提醒我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斌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沉重的历史压得人喘不过气。冰冷的照片、层层叠叠的遇难者名字、万人坑中的白骨,都在无声控诉着那段黑暗岁月。站在人类的浩劫展墙前,突然明白:有些伤痛不该被时间冲淡,而是需要永远铭记。和平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良知与勇气去捍卫的珍贵礼物。离馆时抚摸和平雕塑,更觉肩上责任——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悲剧永不重演。

——吴蕴泽

 

图文:周贝、史颖